close

  省人大代表廣州聯組20日視察廣州的交通規劃時,荔灣區政府回應地鐵8號線工程陳家祠廣場“造價8億元只使用4年就推倒”的報道,表示“圍蔽的是廣場一期工程的綠化部分,轉移的草皮和樹木造價僅幾百萬元,這些東西可以重覆利用。”
  陳家祠及其廣場不是荔灣區自己的,而是花費廣州納稅人的錢來修整維護開發的,所以才會引起如此多的關註。不過,從市到省再到中央媒體多番報道後,政府不願多言,難道是相信“時間淡化一切,輿論總會轉移”?只有輪到省人大這個層面親自來問詢了,官員才願意透露出些許答案,才願意去解釋一番。否則,公眾的知情權真的就被埋葬在如火如荼的工地建設中了。
  地鐵方面解釋,目前正在陳家祠廣場施工的八號線,是2012年才獲國家發改委批覆通過。也就說2009年陳家祠廣場升級改造,八號線延伸至陳家祠站尚未確定。實際上,這種說法未必能令公眾釋懷。因為八號線的走向早在2007年的媒體就已透露,在相關部門的規劃圖中,設定八號線北延伸的時間就更早了。即往北過珠江後,沿康王路,一直向北通往黃金圍方向(現為白雲湖),其中必與一號線相交。雖然國家正式批覆很晚,但自始至終,選陳家祠都是合乎直線常理的,除非八號線根本不建。如果建廣場的部門非說不知情,那隻能怪部門分割。你有你規劃,我有我搞法,我裝作不知道你要乾啥,你也不必提醒我。甚至能否揣測:為了完成亞運形象工程,拜托你就讓我把廣場搞好先,以後的事情,以後的人來執手尾。
  有關部門還解釋,陳家祠廣場的第二階段改造的總投資是5.8億元,其中徵拆費為4億元,但又說轉移的草皮和樹木造價僅幾百萬。按此計算,拆遷費之外,是真金白銀投入了1.8億在大興土木上的,如今剩下了幾百萬的“渣”了——也就是那些可能還能複活的樹木。其實人大代表也不用只閉門聽報告,只要拿著廣場建成之後的新貌照片,再和現在片瓦不存的狀況對比就能明白。失去的應該不只是幾百萬的樹木,更別說市民多年無法享受廣場的權利了。
  陳家祠廣場的改造前後耗費10多年,花費8個億,雖未完全覆滅,但已經好景不存。當然,這也為日後再次規劃、再次徵集美好方案奠定基礎。但此間暴露出來的問題確實值得政府部門反躬自問。當初為了樹立形象,就要把廣場做大,於是大面積拆遷,這種合理性從何而來?為了建地鐵,把廣場一半都犧牲掉,這個犧牲為什麼可以如此理所當然,毫不惋惜,似乎一切皆能再推倒、再重來。公眾經常怨我們的城市總是拆建不止,可惜多少拆建其實都是在內耗,僅僅為GDP增加了數量罷了。
  知遇  (原標題:陳家祠廣場之“折騰”,只見解釋不見檢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zrfg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